清明前是什么生肖?
“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采用的历法。由于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所以每个节气的日期都固定在公历的某一天。 那么,农历三月五月初七是阳历4月05日,四月是卯月,惊蛰至清明期间是乙巳月,此时十二生肖与农历干支一样,都是“属蛇”,但根据五行关系,这个乙巳月是阴木,并非阴火,因此生肖蛇属性为木而不是火!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国传统术数中,生肖与地支十二时辰、天干有着严格对应的阴阳五行属性,即辰时(上午7时至9时)出生之人属阳土,巳时(上午9时至11时)出生的人属阴火;而子午时(中午11时至下午1时),因阴阳属性相同,又称为 “阴阳时”或“昼半天”。其他六个时辰以此类推。 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在三月,随着节气的变换,在公历中的日期由3月5日变化到3月20日,而在农历中所对应的日期却相差将近一个月呢?这是因为农历是“阴阳合历”的缘故。
什么是“阴阳合历”呢?所谓阴阳合历就是既能反映太阳周年运动规律,能体现月亮圆缺变化的一种历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古人将太阴月和太阳年一分为二,分别标注上阴文和阳文,构成了现在的“农历”。其中,每个月的分界线标有“朔”字的是阴月,每天分界线标有“望”字的是阳月。 这样,在农历每月初一日月相合,为朔阴,也就是农历所说“初一朔”。到了月中,月亮由缺渐盈,直到十五日望时,月亮最大最圆,是为阳极。随后,月亮渐亏渐残,直到农历三十日为朔阴,“初三朔”。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每月初一月亮最暗,但是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对地球产生的阴影却是在每月十五、十六时产生。所以,根据上述逻辑,农历三月在公历中对应日期变化,应该是在谷雨(4月20日)前后,而非清明(4月5日)。 而后,自农历三月至五月,随着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轨迹越来越高,月亮由朔阴逐渐转为阳极,然后渐渐转为朔阴,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