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和什么生肖有关?
1.牛 牛在田野里辛勤耕耘,是人类的“好邻居”,也是农民的好帮手。但是你知道牛和灯光有什么联系吗?古时候人们利用油灯、火把甚至煤油灯来照明。因为这些工具的燃点低,很容易燃烧不充分而一氧化碳中毒;而且照明的时间很短且亮度很低,一般只有夜晚休息的时候用来做少量的工作。所以古人说:“挑灯夜战”,形容的就是这个场景:拿着灯/火把/煤油灯,在深夜里工作。
2.虎 和虎有关的成语大多是和野兽相关的——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其实还有“虎背熊腰”“虎视眈眈”“虎头虎脑”等。这些词语中的“虎”字都指老虎。在古代没有电灯泡的夜里,想要拥有足够的光线就要有大量的蜡烛或者火把,而这些工具都需要动物油脂作为原料!所以啊,“虎”字就象征了这熊熊的火光。
3.龙 中国自古就有龙崇拜。《礼记·礼器》中说道:“君临臣,臣伏,而拜,所谓授君威仪之礼也。”这里的“君”就是“君王”的“君”,意思就是要用高大的形象去敬畏君主。那么古代君王用什么代表自己的身份呢?龙的图腾!龙的形象高大伟岸,而且还具有鳞翅,就好像身上带着一层层移动的盔甲。
4.蛇 在一些地区,特别是西南、华南地区,至今还保持着“烧山灭莽”的习惯(也就是焚烧山林来驱逐里面生活的兽类)。而在古时没有电灯泡的夜晚,人们是如何知道草丛里有蛇的呢?办法是用灯火来探测!如果草莽里有蛇,则灯火会被蛇吞没;反之,则平安无事。因此古人用“火烛”来借代毒蛇、“火烛”也就变成了“蛇”的别称。
5.马 马在古代除了是运输的工具之外,还是战时的主要武器之一。马不仅速度快,而且可以负重远行。正因为如此,马在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人们用“马不停蹄”“汗马功劳”来形容马不停地奔跑或兢兢业业地劳作。然而你知道吗?晚上如果没有灯火照明,马就会害怕,因为它们的眼睛在黑暗中看不清楚。于是“灯火”就成了马的另一个名字。
6.羊 羊是古代祭祀中最主要的牺牲品之一。《礼记·檀弓下》中有这样的记载:“祭如之何?执豆、笾实矣。礼有容体:夫容之以发童齿,刀笔、木铎修其具矣。”这里所谓的“刀笔”其实不是真的刀和笔,而是指屠宰牲口时用的刀和划断细丝的镊子。这种工具用于宰羊当然再好不过了。不过,羊虽然是软体的牲畜,却没有夜间视物的功能,所以晚上走路的时候常常靠一边走一边“摸黑”,而这个动作看起来就像在“掰手指”一样。
灯谜一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它主要在民间流传,流传的范围是十分广的。在农村里,几乎家家户户,不分老少,都能谈上一点点灯谜。有空时,有人还自己出一些自寻其乐。灯谜多是用打一物、打一字、打一人、打一地名等形式来引出谜底的。它既可用来娱乐,又可以用来陶冶性情,增强智力,因而人们很乐于接受它。
灯谜中不仅有以生肖作为谜底的,而且很多谜面也涉及到十二生肖的。如:“子”——打一常用中成药。谜底是“十滴水”。“此曲只应天上有”——打一生肖名。谜底是“龙”。又如:“玉帝拜寿”——打两姓氏。谜底是“赵、免”。这谜面上的“玉”是“羊”字的谐音,下联“免”字是“免得挨打,以免生气”之意,合起来是“羊年拜寿”之意。又如:“子时正点去上班”——打一成语。谜底是“一刻不停”。又如:“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打一花名。谜底是“夜来香”。这里“夜来”是“狗”叫、“鸡”鸣、天将亮之时。又如:“寅时”——打一成语。谜底是“不声不响”。又如:“子夜”——打一成语。谜底是“不言而喻”。又如:“猪年”——打一成语。谜底是“马到成功”。又如:“狗吠非人”——打一四字成语。谜底是“不像话也”。又如:“亥”——打一成语。谜底是“难分难舍”。
灯谜也用十二生肖中的动物来比喻人事,或褒贬社会的某些现象。如:“人怕出名猪怕壮”——打一文学名词。谜底是“讽刺”。又如:“把猪当马骑”——打一成语。谜底是“不知死活”。又如:“马过木桥失前蹄”——打一成语。谜底是“人所不耻”。又如:“马尾拴豆腐”——打一谚语。谜底是“提不起来”。又如:“山羊跑下坡”——打一成语。谜底是“顺手牵羊”。又如:“夜猫子进宅”——打两字称谓。谜底是“贼邻”。又如:“夜猫子捉野鸡”——打一成语。谜底是“胡闹一通”。又如:“鸡飞狗走”——打两字称谓。谜底是“难民”。又如:“人去楼空”——打一成语。谜底是“无足轻重”。又如:“人怕出名猪怕壮”——打两字动物名。谜底是“笨牛”。“牛大王”——打一植物名。谜底是“牡丹”。又如:“两头老虎并排坐”——打一字。谜底是“吾”字。也还有从生肖的角度来评论人事,褒扬良善,鞭挞邪恶的。如:“鼠辈安识”——打一常用语。谜底是“不懂道理”。又如:“虎口拔牙”——打一常用语。谜底是“不顾一切,全力以赴”。又如:“鼠目寸光见识小”——打三字成语。谜底是“少见多怪”……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灯谜在表现手法上常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十二生肖动物拟人化,使它们具有人的情感或人类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从而达到褒贬的效果。如:“狗急跳墙”——打一成语。谜底是“人所不齿”。又如:“鼠辈安识”——打一成语。谜底是“不分皂白”。又如:“鸡犬不留”——打一成语。谜底是“赶尽杀绝”……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