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几年有生肖?
1964,当时是甲子年,所以简称“甲辰”,而2015年是乙未,今年就是乙巳,下一个丙午年2036,再下丁未年2057——这个“丁未”的“丁”字,就是十二生肖中“羊”的意思啦~ 所以,从公元1964年到21世纪,一共有五个“甲辰”、四个“乙巳”、三个“丙午”……以此类推,每逢“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年份,都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就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在古人看来,天干地支循环往复,就像现在使用的公历农历一样,每年都过元旦(公历一月一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说每过六十天就有一个新年份,而这个新年份的第一天就叫“岁首”或“岁旦”。 那么,十二种动物是怎么确定的?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典故呢?
据说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根据动物的行踪(比如猫白天睡觉晚上出来,老鼠白天活动夜晚回洞)以及生活习性(比如牛只吃草不啃树皮,马不吃青草只爱吃粮食)将它们分为五类,每一类选择一个代表,组成一个“肖相”,也就是现在的“属相”。 但这里有个问题,既然已经确定了“子鼠”“丑牛”等,为什么又要有“寅虎”“卯兔”这样的名字?难道老虎和兔子还分不出公母吗?! 其实呀,这就是古人的智慧了,为了区分同类的不同个体,他们为每一个生肖都取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 比如,“子鼠”“丑牛”中的“子”“丑”指的是老鼠、牛的时辰,“寅虎”中的“寅”指的是老虎的在山洞里的居所——“寅穴”;“卯兔”中的“卯”是指兔子出窝后的第一个站点——“卯树”;
至于“辰龙”“巳蛇”“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不用解释了吧? 那有人要问了,如果一个月里有几天恰好是这两个生肖的话,应该怎么办?比如正月里有“寅虎”“卯兔”,二月初二是“寅虎”,初三又是“卯兔”,该怎么记呢? 在民间,人们在记忆时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所对应的生肖连起来记住,比如正月里“寅虎卯兔”,最后两天是“辰龙巳蛇”……这样记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