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大学有什么用处?

隆隐凡隆隐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人生所有的选择都是赌,谁也不能一口保准自己选对了还是选错了。对于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当中考来临之际,面临着两条路:第一,选择“冲刺”普高,通过苦读来赌大学文凭;第二,选择职高,来赌一技之长。这两条路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风险,没有一条能完全排除风险。

就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吧。

我老家在豫西山区一个贫穷的小县,家在乡下,父母都是农民,靠种地为生,家境比较普通。在初三毕业时,我以乡镇第一名的成绩考到了县城的重点高中,在那里开始为期三年的“地狱式”高考备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三年高中的刻苦学习后,我考上了南京东南大学,也算是没有辜负这三年的努力,大学期间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各种奖学金拿到手软。大学毕业两年后,考上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现在在德国工作,从事博士后研究。一路走来,也经历了很多苦,但是苦尽甘来,人生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什么后悔过。

我现在回过头来跟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首先,高中冲刺对于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高中到大学的这个阶段,大家都是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平台上进行努力,而农村家庭的孩子普遍能比城里的孩子能够吃更多的苦,所以,如果通过高中三年的努力成功考上大学,这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可以理解为“用小钱赌大钱”,而且从农村到大学这个过程中的贫富差距相对不是特别大,能够相对更容易调整好心态。但是反之,如果通过高中三年的苦战没有考上大学,那就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这个过程对于没有考上大学的这部分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其次,职高的风险更大。风险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在从初中到职高的这个过程中就开始面临来自不同家庭的贫富差距了,而且这种贫富差距会因为家庭差距的不同而逐步增大。而且,据我所知,很多职高学校的很多学生都是初中毕业之后找不到事做,被家长送到职高来“游混”两年的,这种风气会很大程度上腐蚀掉有心奋发的学生。而且,对于没有来自家庭(父母)的强有力的支持(比如家里有大工程),想单单凭借自己这两下子来搏出一个天地的农村穷家庭的孩子来说,职高这个阶段也是最容易放弃的阶段。在经历了这个阶段的痛苦煎熬之后,真正能够在城里混出个人模狗样的也是少数。

最后,总结一句话,农村的家庭的孩子能拼的时候就拼一把冲高中,不能的话就读职高。不管是哪种选择,都不要放弃希望,都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