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是谁创建的?
冯国璋与张作霖1923年共同发起并筹资建校,冯国璋原为监院但未能见到学校成立即病逝,张作霖继任。后张学良接任校长,他为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对学校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东北大学从创建之初的艰难求索,到“九一八”事变的被迫南迁,继而历经长沙、陕西、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辗转迁移和八年抗战,再到抗日胜利后的复员返沈和社会主义改造等几个重要阶段,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毕业生,为推动中国冶金工业发展及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东北大学的前身——1923年的东北陆军讲武堂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被推翻。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原清朝统治中国东北地区的总督下辖各营军队改编为东北陆军。1922年,时任直系军阀张作霖任都统,于东北陆军下设陆、海、空讲武堂3所军事院校,对基层军官进行教育训练,东北大学的前身东北陆军讲武堂就是当时的3所军校之一。东北陆军讲武堂位于沈阳市旧城西南城角,与皇寺相邻,地处大南门与小南门之间,北起南顺城路,南至南塔街,西起西顺城路,东至南关路,校地原系清末旗营驻防地和商民居住区,后被张作霖霸占,并拆建而成。东北陆军讲武堂于1922年8月开始正式训练军官,至1929年6月停止,共举办七期,历时7年,为东北特别是辽宁地区及直隶、山东等地培养了近7000名军界干部。
创建东北大学旧校舍1923年冯国璋、张作霖为振兴边疆,创办东北地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鉴于冯国璋创办之功,张学良为纪念冯国璋,请缨将学校定名为冯庸大学,又称东大庸校。冯庸大学于1923年始创建校舍,1926年8月1日举行典礼正式开学,校址在东北陆军讲武堂西侧偏南之地,西邻皇寺。当时学校计划修建10余座教学和生活适用房,实际建成楼房7幢,均系中西混合式建筑。冯庸大学于1929年8月1日更名东北大学,在校学生1230人,教职工420人,内设理、工、法、文4个学院,法学院下设政治、经济、教育3个系;文学院下设国文、英文、史哲3个系;理学院下设数理、化学、生物3个系;工学院下设土木、冶金2个系。至1930年,东大工校并入,工学院增至冶金、土木、机械电气、化工4个系。此外,设预科和师范两部,教学严谨,设备完善。学校注重实验和实习,开设各种选修课程,注意体育锻炼,重视勤工俭学活动。同时,根据边疆地区需要,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以促进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学校与欧美日等国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选送毕业生出国深造,聘请外国专家来校任教,并设有外国留学生部。1930年后学校扩大,张学良拨给皇寺内土地370余亩,进行新校扩建。新校分为教学区和生活区,以南北向林荫大道连接。教学区有教学楼、理化馆、科学馆、文史馆、藏书楼等。生活区有大礼堂、大食堂(学生宿舍在大食堂二、三层)以及教工招待所、学生招待所、科学馆(理化馆)、文史馆、礼堂、大、小食堂,教学区和生活区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均为中西式建筑。张学良亲笔为各馆名楼题字。
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盛,中段有中日两国植物学家合编的“万树园”,园中遍植松、柏、柳、槐、桃、李、梨、杏和紫丁香等花木,其中由日方献植的三株“友谊之樱”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同时,在校内设有科学馆、天文台、农场和各种实验工厂及体育和军事训练场所,在大东门外设附属中学,南满铁路沿线各县设10余所附属小学。校园内环境优美,建筑宏丽,是当时中国有数的著名大学之一。学校先后聘任马衡、吴大猷、杨肇?、张学良、叶公超、吴蕴初、吴铁禅、沈心毅、于植元、邵仲辰(校长)等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百余人执教,尤以理工科和军事体育学科著名。首任校长由张学良兼任,主持校务,1929年冯庸大学改称东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