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冷热专业有哪些?
“冷” = “没热度”,即非热门专业; “热” = “很热”,即热门专业。 所以“冷热”是相对于某一时间段而言的。 今天热的,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冷了(比如今年大热的人工智能,明年可能就不热了); 而今天冷的,可能过一段就热了(比如前几年的建筑学,去年就很热)。 所以,不能总看某年的“冷热”,而是要看长远一些,看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出一个专业的“冷热”趋势来——这就像股市一样,你不能只看明天是涨还是跌,而要看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收集了2013-2017年度教育部发布的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数据(详见附注1),以评估不同专业的“冷热”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 我采用的评估标准是:一个专业在某年的数量在全部开设该专业的学校中排在前三名的,视为热门;反之为冷门。 对于有些专业,这个标准可能会改变其在本专业的排名,但改变不了其在所有专业中的总体排位。 对一些特殊的专业,比如外语类的小语种,由于某些学校开设了这些专业但却没有实际排课计划或者学生人数很少,因此这些学校在统计这些专业的招生人数时,往往采用“零申报”的方式,使得这些学校的具体招生人数难以统计。这种情况下,我根据这些学校往年招生的情况做了估算,进行了处理(见表1)。
在估算小语种类招生人数时,我采用了如下方法:先算出每一所开办该专业的学校,在该专业每年平均招收的人数(设该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为N);然后,再算出所有学校该专业每年总共招收的人数(设该专业总的招生人数为T);最后,用T除N,得到该专业的平均拥挤度(B),再将B的数值放大到100,就是该专业大致的报考人数。例如,某校计算机平均每年招10人,全校所有计算机相关专业每年共招收20人,则该专业的拥堵系数为(20/10)*100=200,也就是说,该专业每年的报考人数大约为200。如果某个学校多个校区同时开设计算机专业,每个校区每年招收4个学生,则该专业的填报拥挤度为(4/1)*100=400,报考人数约为400。
当然,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肯定会有误差,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种误差基本上是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对于个别特别奇怪的学校和专业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