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哪天入伏?
不知道你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我按照一般人的思路帮你回答了这个问题。 (声明:非专业人士,答案仅供参考) 今天已经是七月份了,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入伏了。每年进入盛夏以后都会听到身边的小伙伴在讨论什么时候入伏呀,今年的入伏时间是啥时候啊等等问题。 每次遇到这种问题我的回答都是7月17或者18日。为什么呢? 因为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侯鹿角解;二侯蝉始鸣;三侯半夏生”。意思是说夏至后第一个月和第二个月的初候,雄性的鹿角开始脱落,雌性小鹿没有角。到了第三个候,夏天的标志——知了,开始鸣叫。而第四个候开始,仲夏的半夏已经繁茂。 很多人应该不知道这“一侯鹿角解”中的“解”是什么意思,其实这里的“解”是“脱落”的意思——“鹿角解”就是“鹿角脱落”的意思。
当第一只公鹿的角脱落的时候,意味着夏至已经到了。所以有“夏至一侯,鹿角解”的说法。当然,这个时候还不是夏季真正的开始。
那么,从“夏至一侯,鹿角解 ”到 “冬至一侯,蚯蚓结”这段时间是什么呢?我们古代先贤为我们留下了准确的答案——“夏至之日,鹿角解,又夏至之三侯,雉雊,又到冬至之一侯,蚯蚓结。”这段文字出自《礼记·月令》。 夏至之后第二个月的初候,所有的公鹿的角都脱落了。
有人问了,那母鹿没脱角的嘛!当然有,而且有很多。只不过,到了第三个月,它们也会跟着公鹿一起把新角长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夏至到冬至期间,公鹿之间的角是一个淘汰的过程,最后留下来的是优胜者,也就是新生的公鹿。(当然,被淘汰的公鹿也不会老死,它们只是退居二线而已) 既然公鹿的角会随着时间渐渐脱落,并且最终只剩下最后的胜者,那么有没有可能一种公鹿的角一直都不会脱落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我国秦岭一带就有这样的公鹿——环颈雉(俗称“野鸡”)。因为它的脖子周围长着一圈好看的羽毛,就像戴了一条漂亮的项链一样,因此得名“环颈雉”。
事实上,正是由于环颈雉的脖子上面有一圈漂亮的羽毛,在古代人们认为它是雌雄同体(即阴阳同形)的动物,是上天赐予的祥瑞,因此被古人列入“祭祀”的行列。《礼记·礼器》中有言:“雉,祀宗庙。”意思是,用雉来做祖先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