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嫦娥什么生肖?
“天上有嫦娥”,指的是月亮里有一个名叫“嫦娥”的女子;而“地上有玉兔”,则是指人们经常在月宫里有捣药的白兔。 那么这些在神话中出现的动物究竟有什么来头呢?它们真的存在过吗? 关于兔子,《山海经·大荒西经》提到一种名叫“蟾蜍”的怪物,长得像兔子,但身上有花纹而且长着角。这种怪异的兔子,至今也没有找到确切的源头。不过,古人认为它和现在的兔子一样,属于哺乳纲、偶蹄目兔子科。
至于第二种说法里的月亮中的兔子,其实指的就是现在饲养的家兔。因为在古代,家兔还没有从亚洲向东传入欧洲和北美洲,所以只有中国才有,因此被误认作月宫里的玉兔。 而“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出现于汉代的古书《淮南子》里。在这本书里,嫦娥是被描述成一名身材轻盈的美貌女子,身居月宫,还种植着仙草灵药。
到了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著名的诗歌《嫦娥》,其中有两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流传颇广。这里的“云母屏风”指的就是镶嵌有月光石的镜子,而“长河”就是银河。虽然这两句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在唐代这已经算写得比较隐晦了——毕竟人家李商隐是官宦出身,要面子得很!
当然,如果实在觉得别扭,也可以把“嫦娥”“玉兔”和“月宫”都当成虚构的神话故事。这样一想的话,故事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也显得简洁明快多了。
中秋佳节赏婵娟,“婵娟”原本是美女的意思,后来人们用“婵娟”来指代的是什么?
婵娟原本形容妇女的美好,但是古人们发现,月亮的明亮美好与女子的明媚可人十分相似,所以渐渐用婵娟代替月亮。
在辛弃疾笔下,婵娟是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明月,而在古代文人笔下,更多是“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嫦娥是月宫里的仙女,有着超凡脱俗的美貌,所以古人也会用“婵娟”指代嫦娥。苏轼的《洞仙歌》就有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风熏,花气浮,月满。颗颗南斛见晚。争似,正熏风,人月圆时,同倚阑干”以冰肌玉骨,花容月貌的嫦娥。
而说到嫦娥,就说到玉兔,玉兔捣药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玉兔更是代表了纯洁美好。人们一直有玉兔的传说,比如汉乐府《董逃行》中有“玉兔长跪”,古代西王母坐骑之一有白兔。后来人们因为兔子喜欢在夜晚活动,所以将玉兔与月球上的阴影联系起来,并把玉兔的形象安在月球上。
玉兔本名叫青女,在太阴星君身边照料桂树。他见吴刚总是一个人被罚砍树,又可怜又觉得寂寞,就私自下凡给吴刚捣药,并且让吴刚生活变得不再孤单。玉兔捣药的故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共同成为月宫三大传说。玉兔捣的是长生不老药,兔与药联系起来,人们又给玉兔起名叫作“药兔”、“玉药”、“银兔”。
玉兔是与兔子相关的第一个生肖属相,与玉兔对应的,自然就是铜乌或金乌。相传乌鸦在天上负责运送太阳,因为乌鸦总是在黎明、黄昏活动,人们觉得乌鸦代表着太阳即将升起,所以乌鸦也叫日乌。传说尧的臣子常先喜欢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有一次他看见乌鸦在黎明时站在树上叫,所以给太阳起了“乌”的别称,从此“乌鸦填日”就成了古人的太阳崇拜的又一传说。
在《淮南子》中提到了兔和乌是对月亮和太阳的别称,后来人们把乌兔合指,代表日和月。“残乌绝飞”代表太阳落下,“乌飞兔走”形容时光飞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