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指什么生肖?

季广川季广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拐指的是牛,因为“牛角尖”的角字下面有两点,像两根柱子,中间夹着一个“口”字,即牛角被“拐”了,所以叫做“牛角尖”。 牛在十二生肖里居第一位(子、丑)。用十二地支表示的话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地支前面都对应着一天的二十四小时,从晚上九点到凌晨一点为子时,如此循环往复。

中国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从早上三点到五点为寅时,以此类推。 由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各包含三个地支,而“申酉戌亥”也只包括两个,这样就有六个没有地支对应的时辰,即“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日出”。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六树”象征这六个没有地支的时辰。《淮南子·天文训》中有记载:“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太阳沐浴的地方);拂于扶桑,曜于上宫,周行天下,尽于西裔。日入于虞渊之汜,灌于焦湖,暮于京室(日落之处)。”其中的“扶桑”“焦湖”就是比喻“黎明”和“黄昏”。

“牛角尖”的故事和“六树”一样都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据《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水(长江)北面。有十株大树,名曰‘扶桑’,日月所处,其下数十丈,起花盖。”又据《大戴礼记·易本命》记载,“屋室之中,人有五行,土居中央,谓之尊;木火金水,东西南北,皆有所属。”其中“南”对应的色彩就是红色——“扶桑”也代指“南方”。 不过,这种传说在现代自然科学的眼睛里却十分可笑。因为古人类在观察星象时往往把太阳升起的方向当做“东方”,从而错误的以为“西方”在太阳落下的方向——这是完全颠倒的。同样,由于月亮运行轨迹的不对称,使人在观察月球时是错误地把“月出”的方向当作“东方”——这也是完全倒错的。

“东”和“西”在古代其实代表着“黎明”和“黄昏”,而“南”和“北”才代表了“白昼”(“中”也是“白昼”)。 “牛角尖”的原型其实不是“黄牛”而是“水牛”。因为“黄牛”在农耕时代并不常见(印度也有黄牛的品种,但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西麓地区,中国几乎没有),相反“水牛”比较常见。而且水牛的“牛角”一般比黄牛更锋利。

怀琛紫怀琛紫优质答主

在中国十二生肖中,兔年之后就是龙年,但龙在十二生肖中是唯一的神兽,而非真实的动物,那么,为什么在生肖中没有“蛇”而有“龙”呢?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配,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等等。十二地支是用来记录天象的,古代人根据日月星辰在天体中运行的方位而制定的,所以,它们不是单纯的从地上选择的动物。辰这个字本身就具有天体运行的意思。所以,辰龙,其实是指天上的星宿。我国早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中期,就有了关于二十八宿的完整记载。二十八宿实际上就是二十八个星区,围绕着黄道和赤道,分别位于东、南、西、北四个天区,每个天区分成七个星区,即“七宿”。按照中国古代星象的观念,每个星宿都有对应的地面区域,并将之称为“分野”。二十八宿在每个季节又平均分为四宿,称为“四象”,按照方位分别称“东官苍龙、南官朱雀、西官白虎、北官玄武”四大星区。这四象是我国四灵观念的来源。而辰龙恰好就指苍龙七宿。农历二月二日正好在惊蛰前后,这个时候,龙气开始回升,春回大地,龙就成为这个月内星象的代表,所以在十二地支中,辰与龙对应,也就成为十二生肖中的一员,而“蛇”就没能挤进十二生肖。

还有一种说法是:龙是中国古人自己构想出来的一种神秘动物,他是古代氏族部落中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多种动物和自然物典型特征的混合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