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吗?
“中学”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概念,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学”就是初高中的合称。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学”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名,无其实;虽有其实,无其名,君子病不能居其位者,犹病贫贱也。今天下之士君子,能论其道而以其所在易其位者,吾未之闻也。是故诸侯知文武之为易姓而不务,士君子知居位之不易。此仲尼之所疾没世而名不称,颜渊之所叹,孔子之所患也。”
这里面的“中学”显然不是初高中的意思。因为如果在古代中国,社会等级是非常严格的,不同身份的人是不能从事“士”这一职业的——也就是说,春秋时期的“士”和奴隶一样是最低的一个阶级,是不可能读书、学习文化教育的。因此也就没有“中学生”、“高中生”的说法了。
那么这里的“中”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应该是位于中间的意思,指代的是当时已经建立起来的天子——王侯统治下的邦国,也就是华夏文明圈内。因为在周朝的时候,各国之间的车轨是不同的(也就是道路不能跑马车),文字也是不同的,虽然周王室推行“大一统”的思想,提倡各邦国统一使用王室颁发的文字(籀文),但是毕竟没有强制推行的法律手段,很多邦国还是以自己本邦国的文字为主。到了战国末年,秦灭诸国后统一文字为小篆,才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书同文”。而在“书同文”之前,所谓的“中”并不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而是一个处于变化中的概念。比如楚国的文字和中原各国的文字就不一样,但是在楚国境内,大家还是能互通语言的。因此“中学”在古代更多是一个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名词。
其次,近代以后,由于西方文明的涌入,为了向西方学习,不得不引入西学作为新式教育的内容。然而,如果完全采用西方的教育模式,会使得本土文化在受教育群体中丧失根基。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难题。于是,“中学”这个具有强烈本土文化的概念被重新定义为区别于西学的带有传承性的概念。同时,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民国时期受到全盘否定的影响,为了复兴中国文明,“中学”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与“西学”相对而言的“中学”成为了继承中华文明的代表。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现在的“中学”里包含了中小学的意思。但这只不过是现代学科分类的产物。在历史上,“中”本来是没有这种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