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属于什么生肖?
“鹅”字在1688年《康熙字典》中解释:“鹅,字从鸟从尤。凡鹅之属皆从鹅。”“鹅”字的字形演变如下图所示: “鹅”字最早形如“我”字,金文像一只正在啄食的大鸟,而小篆则变为了一只鸟的模样、且其翅膀与头部都带有羽饰。至于“鹅”的字形为什么最后会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康熙字典》的编者王弘撰有一个说法:“鹅字,古今字形不同,盖以草字之形与字初无干系……今人作鹅字,亦因古之草体如此。”
可见,古代的“鹅”字写作“我”,而“我”又写作“鹅”,只不过是后人根据古人写作“我”的字形加以草书的变形而来;至若“我”和“鹅”的读音,在古代都是读作wēi,只不过到了今时今日才各自有了e/o/e这个音罢了。 不过,“鹅”字虽然和“我”字“近亲”,但是二者并不存在同源关系——现代汉字中的“鹅”字并非来源于“我”字。 同样地,“雁”字也不是由“言”字演化而来的——尽管这两个字目前都读作yàn。《康熙字典》如是说:“雁,字从鸟从焉。‘焉’字古文作‘’,与此字声相近通。” 要说鹅是什么生肖,那答案就是:非鸡非狗。
中国人习惯上把生肖称为十二属相,十二种属相包括了九州大地几乎所有的家禽家畜。如马、猪、牛、羊、鸡、狗、鸭、蛇、兔、鼠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在古代社会都是生产和生活的好帮手,但是却偏偏少了一种叫鹅的家禽。为什么十二属相中没有鹅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也很有趣。在中国古代,在十二生肖产生的时代,鹅还根本没有来到中国呢!这要从鹅的家族历史说起。
我们最熟悉最常见的鹅,主要有白鹅和雁鹅两种。白鹅原产于欧洲大陆,由商朝末年周文王时,由印度引入西亚及埃及。晋代《南方草木状》称:“白雁,大如鹅,人养之便能反哺,本出于西域,富室多有之”。另一说,传自波斯及希腊等国。雁鹅原产中国,是我国特有的家禽,俗称雁鹅、大雁。饲养的家鹅就是由雁驯化而来,有人把“家鹅产蛋力强、肉质鲜美”视为人工选择的结果。
由此看来,十二生肖形成于春秋时期,当时在中原地区还没见鹅,鹅来到中国是在晋代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以说,十二生肖中没有‘鹅’可以理解,因为我们祖先当时还没见过这东西呢。当然,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随着社会的发展,鹅才被人们一点点所认识和拥有。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十二生肖中没有‘鹅’是合情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