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蒙养幼儿园怎么样?
民国初年,在傅增湘等地方开明士绅的支持下,徐蔚南在这里兴办了“保定蒙养园”,成为我国第一所公共幼儿园,开创了我国城市公费幼儿园的先例。
徐蔚南生于1890年,早年留学日本,后回国就学于保定女子师范,任图画教员。1914年冬,任河北省视学时,看到贫苦儿童生活艰难,又无入小学的条件,本着“以慈母之情感,实行公家之保育”的思想,在傅增湘的全力支持下,在银坊购置几间平房,开办了“直隶省立第一女子蒙养园”,这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
幼儿园开学时仅有两个班级,最小的幼儿2岁半,最大的5岁。园长徐蔚南亲自担任音乐和手工教师,教孩子们唱歌、跳舞、绘画、游戏;还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到园讲演,教孩子们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该园在课程的设置上,注重中国古典文学和绘画、音乐的教育,主张中国画的写意风格,与当时的西化模式完全不同,这是它在教育史上的最大特色。许多中国画界的名家都受到该园的影响。丰子恺先生就是受到徐蔚南的感召,学习了园内教师使用的《美术启蒙》教材,从而走上漫画道路,成为艺术大师的。
后来,丰子恺先生在《我的母亲》一书中提到徐蔚南时说:“我至今还很想见她一面,跟她谈谈。”
丰子恺先生还把《美术启蒙》的封面画临摹下来,这张画后来成了丰子恺儿童漫画的代表作之一。
银坊这个曾经只有小酒馆和豆腐坊的古朴小院,在徐蔚南先生和丰子恺先生的笔下,成为中国早期幼教事业的一个萌芽之地。丰子恺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到:“直隶第一女子师范附属的幼稚园,叫做‘直隶女子第一蒙养园’,后来叫做‘保定市立蒙养园’,现在不晓存在与否。总之,这是我的母亲创办的,这又是她的一件大功德。”
傅增湘先生为该园亲自撰写园歌歌词,载于《傅沅叔先生清稿》卷六,歌词如下:“童子归园,和乐无偏。园有贤师,我知爱怜。游于园兮乐自然,园有音乐体育,为养成健全之生灵。园有图书、图画、模型、器具,为启发睿知之精神。园有缝纫、烹饪、栽植、练习,为作育德行之成性......”
在傅增湘等地方开明士绅的支持下,徐蔚南于民国初年在这里兴办了中国第一所城市公立幼儿园。民国十三年(1924),幼儿教育专家张宗麟与吴南屏主持园务,在课程的安排上,以“中国画启蒙”、“中国文学读本”自编教材,自该园毕业生马子华后来成为当代知名国画大师。
该园停办已逾60年,原址几经变更,早已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