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定位?

邰彦美邰彦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学校定位是高校发展战略的核心,决定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办学特色。定位准确与特色鲜明,能保证学校在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学校通过借鉴高校定位理论、SWOT 分析法和教育管理学等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对校情进行深入剖析,将学校定位在“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上,以期实现学校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的跨越式发展。

学校通过研究总结,认为学校的定位应当是“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大学,这一定位源于学校长期的办学实践,并遵循高校发展基本规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从我校实际出发,提出了我校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一、应用型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型的跨越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应当也必须是多层次、多元化的。研究型大学应该继续进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开展面向科学前沿的基础研究,和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应用研究。而大多数的高校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主体。这一人才培养战略,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身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的强烈需要。其培养标准为基本理论够用、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高素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强调“基础理论够用、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这一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课外活动等多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产学研结合和校企互动模式,实现培养方案、实践基地、教师队伍、管理方式等全方位改革,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都进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改革。在实践教学中,学校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以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为重点,构建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全面强化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建设,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在第二课堂和课外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提高综合素质。

二、地方性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是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区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必须为区域的经济社会服务,因此,区域性特征是高等教育的本源特性。因此,地方高校的服务定位只能是地方。

学校应为安徽省特别是合肥及沿江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要紧密围绕“制造业大省”、“科教大省”和“文化大省”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开展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中要重视“安徽文化”和当地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先进技术的教育,在科学研究中开展安徽省地方文化研究和为安徽支柱产业、地方经济服务的工程技术学科研究、应用研究等。

三、开放式

社会的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必须打破原有的“封闭式”模式,实现开放办学,通过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培养人才、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背景下,高校的开放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应当从办学思想、办学方式、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和科研机制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这是高校的生存之道和发展之道。

学校要坚持开放办学,实现“三个面向”,即:面向区域,加强校地合作,走产学研结合道路,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加强与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对接,提高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面向市场,坚持校企合作,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人才质量和增强服务能力为目标,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开展以应用和开发为主的研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面向国际,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吸引国外优质教育和研究资源,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以建立广泛、稳定、持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基础,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和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的力度和提高教师出国进修和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力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