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学是哪个大学?
民族大学一般是指有独立建制的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大学。有的是多学科、综合性大学,有的是专门性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大学,贯彻在民族平等的原则下,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政策,学生以少数民族为主。教学内容和教学语种,根据学生的来源和培养目标确定。
中国的民族高等学校已有百余所,其中有5所独立建制的民族大学,它们是:
中央民族大学,是以为少数民族培养 领导干部和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师资为主的综合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革命军政大学民族学院、中央人民革命 大学民族学院、北京民族学院。1951年在北京建立,初名中央民族学院,1953年改现名。现设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哲学、教育等系以及民族研究所等。有30多个学科、专业,在校学生5000余人。招收和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电视大学和函授大学学生,同时为中国其他地区和香港、澳门等 组织培训师资。该校是全国培养民族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有独立的民族学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及3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
中南民族大学主要为 少数民族培养经济管理、外语和文史法政方面的人才,在校学生5000余人,设有15个系和1个预科部,30个 本、专科专业。2002年5月24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 田径协会签订协议,共建中南民族大学田径运动队。
贵州民族大学 是一所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民族高校,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本科专业设置涵盖文、理、工、管、法、史、经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建有多个科研机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中心、现代工程技术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以及附属医院、出版社、民族大饭店、民族大酒家等校办产业。
西南民族大学1950年创建于四川 奉节县,原名西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践行“会通”校训,传承“和合”文化,弘扬优良传统,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科研成果水平与社会贡献率并重的学术导向,形成“民族性、应用性、人文性、开放性”教育特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民族优秀人才、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为党治国理政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国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学校,国家首批立项建设的“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15年,被国家民委确定为“人文型、综合型、创新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17年,成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11个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之一,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 四轮学科评估中,4个学科上榜,A-级学科1个,B级学科1个,B-级学科1个,C-级学科1个,上榜学科总量和A级学科数位居全国民族院校第2位。2019年,学校又有15个新专业正式招生,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7个,总数达到10个,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通过专家评估,成为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评估等级为A的学科建设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智库”入选CTTI来源智库,民族医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20年,国家民委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又增列为学校共建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 是一所综合性的民族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的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1953年该系随中央民族学院从北京内迁贵阳,1958年该系从贵州民族学院分出并迁广西,与1956年成立的广西民族学院合并)和1953年在贵阳创建的中国黎平第一民族民间文学工作团,1958年该团从贵州迁广西,与广西民族学院合署办公。1963年国务院决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和中国黎平第一民族民间文学工作团从广西民族学院分出,成立广西民族学院。原广西民族学院与原广西民族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3月,正式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