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伴是什么生肖?
在阴阳五行里面,月亮属阴,所以月亮的属性是阴; 同时月亮又属于太阳系里唯一的一颗星球,所以月亮又是阳,也就是说月亮是阴阳同体的。 所以月相的变化就是阴阳的变化。 而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一个月则有上、中、下弦月以及满月等变化。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而它的规律恰好和易经六十四卦以及河图洛书相对应。 什么是月相的规律呢? 月相的变化大致可分为“新月”、“盈月”和“枯月”三个阶段。
1. 新月也叫朔(农历每月初一),这个时候的月亮又黑又小,看上去就像一轮新齿。
2. 盈月也叫望(农历十五左右),这个时候的月亮又圆又大,是满月。
3. 枯月也叫晦(农历三十),这时候的月亮又黑又小。
那么新月、盈月和枯月的分界点在哪里呢? 这几个时间节点正好对应了农历每个月初七或初八、十五、十九或者二十,以及月末二十三或者是二十四。
而每个节点的月亮又分别有着不同的称呼。如新月初一叫做肇(zhào)始,即万事之始的意思。初七或初八的月亮叫做端月,十五的月亮叫做午月,十九或者二十的月亮叫做暮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的月亮叫做穷月。 那么当月亮进入“新月”——“满月”——“新月”循环阶段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圆缺”变化。
而在月相周期循环过程中,月亮本身并没有任何质量损耗,也就是说月相本身的阴阳气候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地球在公转轨道上面移动了一个位置而已。 但是地气却在不停地变化着。
《礼记·月令》上面有这样一句描述月相的话——“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这里的“土润溽暑”指的是农历六月小暑到来时候的地面气候状况——天气开始变得湿热。而“大雨时行”则是指这个阶段会有很多的雷雨出现。
那么到了农历七月大暑的时候,情况又会如何变化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面这样描述大暑时的月相——“斗柄指癸,斯时天气甚炎,草木盛极。” 这里“草木盛极”的“极”字很有讲究,古人认为五月阳气达到极致,此时一阴生万物长,所以五月被称为“午月”也就是“阴阳平衡”之意。但是到了农历七月,虽然阳气仍盛,但阴气已经逐渐开始占据上风了。所以七月又称“酉月”“阴月”“伏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