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指的是什么生肖?
“松”字,《说文解字》释为:“松,柏叶细长。从木,功声。”“柏”字,《说文解字》解释为:“柏,柏树。从木,白声。” 将这两个字的字形结构拆解一下可以得到: “松”=“木”“厶”“工” “柏”=“木”“白”“口” 其中,“⺈”代表一个汉字:“甾”;“厶”,通“私”;“口”代表一个字形部件——“章”。故两个字的字形演变如下所展示: “松”字演变 “柏”字演变 从字形上看,“松”和“柏”两个字十分相似且有一定的关联性——均是由“木”、“白”、“口”构成。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两者存在明显差异——“松”的“口”里面是“一”,“柏”的“口”里面是“日”。这正与两种树木的特征相吻合,因为松树的种子是呈圆柱形且外面有针状刺,而柏树的种子则是卵圆形的,而且表面具有鳞片。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组对比: 由此可以看出,“松”和“柏”的涵义也十分相近,在古文字中多半同音同义。比如金文中多把“松”写作“甾”,本义就是松树。如《楚辞·离骚》中有句“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其中的“搴”读音qiān,“阰”读音pí,均为松树的别名。又如《孟子·滕文公下》中的“水由余乎渊”,其中的“余”念yú,指的就是松叶。再如小篆中把“柏”写成“栢”,《广韵》中“栢”的注解是“柏树也”。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选择用“松”和“柏”作为姓氏呢? 首先,这两种树在现代汉语中仍常作姓用。其次,从考古证据来看,“松”和“柏”很可能是上古时期中原地区人们的两大常见树种。 比如1975年发现的距今3000多年的河南杞县葛村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有一部分器具的外壁及底部都刻有符号纹饰,这些符号被考古学者认定是文字,属于龙山时代晚期到夏商时期的古文字。在这批器物中发现了“松”和“柏”的字迹,如下图: 这批文物表明,至少在商代早期,“松”和“柏”应该已经属于常见的树种了,而且可能还是贵族墓地的常见陪葬品,所以被制成陶器模拟栽种在墓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