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有生肖?

龙梓嫣龙梓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据考证,最早出现的有关“生肖”记忆的文字记载出现在东汉王充的《论衡·物势》中,其中有言: “寅者,太阴之生辰……” 这里所说的“寅”是指农历正月,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春节;这里的“太阴”指的是月亮;句中的“生辰”实际上与现在所用的“生日”含义有所不同,它特指农历初一新月之时。 又据考证,最晚在唐代就有了“十二生肖”的说法了。唐太宗的诏书中出现过“子鼠丑牛”等词,而唐代诗歌中也出现了“肖形诗”(诗中有动物形象),这都证明当时已有“生肖”之说。

到了宋代,“肖形诗”更多,“生肖”也更为普遍,并有了相当程度的神秘色彩和迷信成分。宋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颁布“生肖令”,要求百姓登记属年的男女姓名,分送到各州各县存档,以便岁暮时统计上报。可见这时的“生肖”已经纳入官方户籍登记制度之中了。

至于“生肖”的起源嘛……我认为可能是从“干支”来的,因为古代天干地支用在纪年上,每年都有一个“天干”一个“地支”,而地支中与十二种动物相对应的就有子鼠、丑牛等等。后来为了记年月日时就简化成了“天干+地支”表示,这样每个月就有一个特定的天干和一个地支,一年之后便有了六个“干”、六个“支”,这就是十二生肖的基础了——每月一轮回,周而复始。

盖洪凤盖洪凤优质答主

生肖,又叫属相,中国十二生肖,是中国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反映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本命年等,每一种生肖都能以一个字来表示,比如子——鼠,但是用一个字来表示生肖是从隋朝才开始的。

“生肖”一词首见于南朝,《南史陈暄传》载:“自晋世贵族南奔(在梁、陈时),皆称北方人为‘关中、陕西、河北、山东人’云云。陈暄,北齐颍川王,在陈作《十二属相赞》……”“赞”又称“赞文”、“赞语”,用于颂扬功德或记述生平的一种文体。“十二属相赞”就是为十二生肖立赞。陈暄曾为北齐贵胄,于北齐被北周所灭后奔陈,因思念故土而作《十二属相赞》。十二属相即十二生肖,这说明至迟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已形成了十二生肖的观念,至唐宋时,十二生肖观念已广为汉族民众普遍接受。

然而十二生肖的起源时间却可追溯至公元前四五世纪,春秋时期十二地支已与十二种动物建立对应关系。《左传襄公四年(公元前569年)》载:郑国将一“子”地支与鼠画在一起的鼎,铸造成一个宝器送给楚国,楚国人不明含义,郑人解释说:“以镇尔卿。”就是以鼠能偷盗,防备你家被窃。以子鼠并提,说明当时十二地支已与十二动物建立对应关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