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鼋是什么生肖?

公冠博公冠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等十二地支所对应十二生肖,早在战国末年就已经齐备。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西汉末年,京房等人依据五行生克的原理推算出了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春分时节的日食,并精确地算到了发生时间将在午时的“食顷”之内。

这一记录被载入《后汉书·五行志》和唐代李贤等注引的《汉书》,而其中提到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以及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日月食等方法,也保存于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 在这之后,从宋朝到清朝,人们不断用干支与生肖进行匹配,推演。 关于这十二个地支所对应的十二生肖,在明代学者徐应秋撰写的《玉匣记》中有详细的描述—— 子鼠、丑牛、寅虎、艮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 然而,在这一基础上,很多人发现了问题——农历月份只有十五天,而二十四节气一个周期大约需要365天,这样算下来,每个月就有三个节气,每两个节气就对应着农历的一个月,如此往复,农历全年就会多出来五个节气。 这多余出来的五节气被称之为“节气余气”。 “节气余气”如何分配呢? 在明代嘉靖年间,礼部尚书黄衷所著的《春秋决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嘉靖皇帝非常喜欢天文历法,有一次他问礼部尚书黄衷新历是否准确,并提到根据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先王以冬至当日之月为正阳月”的说法,冬至前一天是十一月,而非十二月;而且按照周朝的历法,正月应该是立春,而不是清明。 黄忠听后说,皇上所言极是,臣所奉之历,确实是前朝旧制,早已不合时宜。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本手稿呈给皇上,上面写着——“请颁行戊甲历。” 这部由黄衷主持编写的《大统历》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呈献给皇帝,并得到认可,在全国推行。

而在清代,朝廷所采用的历法仍然是《大统历》,只是在对“节气余气”的分配上做了调整而已。 根据清初著名史学家章太炎所著的《定历始末》记载,为了调和“土居中央”及“左阳右阴”的矛盾,清廷专门派人到山东曲阜祭拜孔夫子,询问他的意见。 孔夫子听说了这件事,很不高兴地说,我孔丘怎么知道上天之事! 这话虽然有些耍无赖的意思,但显然也是事实,清朝的官员们只好将此事如实向皇帝汇报。 据说当时康熙帝正在读《论语》,听到报告后,笑着对大臣们说,朕之圣祖原是孔夫子啊!这句话暗示了大清的国运将与孔子永远相连。于是,“帝尧乘龙上行之期,即我大清国运隆盛之日”的观念在民间广泛流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