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薄命能长生?
薄命,就是短命、命薄; 长生,就是寿命长、长生久视。 所以这个“薄命长生”就是比喻身居高位而命短的人。 这个成语来源于《老子》第四十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意思是说: 上等资质的人听到大道,勤奋地落实实施; 中等资质的人听到大道,时而记着,时而忘了; 下等资质的人听到大道,哈哈大笑。 老子在这里把人对大道认知接受的情况分成了三个层次: 上士、中士、下士。
老子在这里并没有对这三个层次进行具体阐述说明,所以后人对这三个层次的区分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了。 而我们大家最为熟悉的恐怕是这样划分: 虽然这样的划分方法是最为民间的,但是实际上并不准确。 因为人的思想觉悟是有高低之分的,与命运好坏无关——哪怕你是贪官污吏或者土豪劣绅,你的思想觉悟不一定就高到哪里去。
比如我们在批判某人思想落后时,常用的一句话是: “这种观点简直比古代愚夫愚妇的思想还要落后!” 这里的“古”就是指先秦两汉时期,那个时代文化教育水平肯定没有现在这么普及,人们的平均素质肯定不如现在。 但那时候却是社会风气最好、人生观念最高的一个年代。 你看先秦诸子的著作,很少见到对他们所处年代的抱怨和不满,都是直抒胸臆,畅所欲言。
那个时候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是生命短暂而意义巨大。 在先秦时期,哪怕你只是一个平凡的市井小民,只要你的人生目标达到了,你的生命也就值得歌颂了。 你看《庄子·逍遥游》里,列子向庄子讲述他朋友的父母听到自己的儿子做了大官之后,高兴得跳起来的故事: “尧让位给舜的时候,舜向尧拜了两下,站了起来。”
这里尧舜都是皇帝,但是他们的生命价值在列子笔下甚至比不上一个平凡人。 到了汉代,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也把刘邦写进了本纪里面,要知道汉朝的皇帝可是相当嫌弃刘邦的。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有一次跟萧何说: “我老刘这辈子最满意的就是当了沛公这件事。” 可见在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眼中,只要你的生活目标达到了,你的人生就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