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头舵代表什么生肖?
龙,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形状像鹿、头像狮、身子像鱼、爪子像鹰,会飞,常用来象征祥瑞 。 同时龙是中国历代宫廷祭祀的主体,有“天子”之称,皇帝也自称为“真龙天子”。
《尚书·禹贡》载,禹治水后,乘四载,巡五岳,封泰山时,“禅平台”。可见,“禅平台”是帝王举行祭祀的地方。《礼记·月令》记载,周代天子每年二月和十月都要在祭坛上祭拜日神;《礼记·郊特牲》还具体描述了周王祭祀日神的场面:“郊之祭也,迎日的朝暮,而拜于门中,乃出。”
到汉代,对日神的祭祀更加隆重。汉高祖刘邦建国后的第二年即颁布诏书:“初起庙,以正月冬至祀帝明堂,皆以正月上辛日祠五帝。”又规定:“朝日以太牢(牛、羊、猪各一层),祀日以豕。”
晋代诗人陆机在《日出东南隅行》中写道:“精仪既展,元朔惟新。大糦(zhì,供品)是承,元辰作践。”把帝王祭祀日神与新年辞旧迎新联系起来。
到了唐代,国家庆典中的祭祀日神仪式更加精彩盛大。《旧唐书·礼仪志三》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冬至祭天,元宵祭灯,清明祭祖,端午射柳,重阳赏菊,腊月烧尾。《大唐遗录》还详细记载了元宵夜宴及观看歌舞杂技的节目单:“……进烧灯舞百戏。其戏,或为仙人胜乐,或为海潮腾涌,或为花萼相辉,或为鸟兽群芳,或为龙蛇走弄,或为文德武功,或为御制诗章……”
这些描写也许可让今天的读者一窥唐朝长安春节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