镞是什么生肖?

惠恒文惠恒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礼记·曲礼上》云“雉称翚,鱼称鳞。”郑玄注曰:“雉谓之鷩,今赤雉是也;鱼谓之鳞。”《庄子·秋水》云“鯈鱼出游从容……”汉注亦作“鲦鳞。”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把“鱼”称作“鳞”了。而“鱼鳞”、“鱼鳞状”这些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那么问题变成了“镞”到底是什么动物了。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了解两个常识性的问题:一是先秦时期的“弓矢论”;二是汉语中“矢”字的古文字形变化。

先谈第一点,关于上古的“弓矢论”,我在另一篇回答说过“上古时期人们认为,射箭的关键在于射手拉满弓弦的力量(膂力),而不是箭的飞行速度与射程。射不射得远并不重要……因此上古的射艺重点是‘发中’而非‘发远’”,并引用了《孟子·离娄上》“君子不远射”的证明。其实这一观点在《礼记·射义》中也有印证,该书云“内志正,外戒齐,两手如贯,足如履平地,这才称得上射。”这里所谓的“外戒齐”,明朱熹注疏中说“至于发矢,则不必尽其所能之远,但须威肃整齐而已。”“两臂直伸如矢锐,两腿并拢如桩稳”,这就是说明古人对于射箭的要求不在于射程远近,而在于姿态端正,发力集中,力求“发中”。这与现代体育竞技中的射箭运动要求的是“发远”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二点关于“矢”的古字形演变。这个知识我是在学习古文字学时被告知的。当时老师告诉我们说,“矢”字最早写作“兕”,形状像尖头箭头。但后来甲骨文和金文中出现了象形字“矢”,外形像个直立的大蒜头。到了小篆阶段,又变成了从“戈”的形声字。“矢”在古代最初是与武器有关的,后来才逐渐转变为指代“箭”。所以“矢”指代的“箭”是古代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主要充当体育运动器械。

“镞”应该是“矢”的异形字或者是俗写,因为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的形变规律来看,“矢”的末端本来就应该是个尖形,而不是像现在的字体那样是一个圆弧状的“曲刃”。所以我认为“镞”指的就是带“曲刃”的“矢”。

孙汉愈孙汉愈优质答主

箭头为镞。

十二生肖中兔排第四位,十二地支中与兔对应的字是卯,《广韵》对卯的解释的第一个意思就是“万物茂”,而“茂”这个字与兔又有着很大的渊源。首先,茂字的上半部,上面两点表示两根长长的兔毛,下面是张开的兔嘴。下半部是一个草字。合起来的意思是说:“兔下草中,繁茂生息”。其次,兔的别名叫“明月”,而“月”与“茂”是谐音字。第三,兔的另一个别名叫“青游女”,而“女”加上一个“艹”,合起来便是“茂”字,这说明“茂”字实际上也是兔的本字。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十二生肖中的兔,其对应字是卯,而卯字的主要意思“万物茂”又是由兔的字根“茂”孳乳出来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