螓代表什么生肖?
“螓”字,《唐韵》《集韵》《韵会》并音钦;《正字通》曰:“螓首,额广而方,如蝉翅状。”又云:“螓,螳螂属。” 《埤雅·释虫》载:“螗蜋,一名蛣蜣,一名螳蜋……背有黄绿色纹,自头顶至后项,有赤色圆点如小豆者。雌者为佳。能食铁器。”又云:“螳螂之未孵者名蝻,其形若蝗而色白,数至千万。” 由此可知,螳螂为昆虫中的一种,体态略似蝉,体色多淡绿或褐黑色,头呈三角形,胸腹部宽大,尾端尖细。腹末有两对腹足、一对触角和一张口器,可食蚊、蝇等类飞虫。 至于这“肖象”的头上那两个“角”嘛!其实啊,它本来就是“蝉”的模样——因为螳螂属昆虫纲螳目中的众多“蝉”形节肢动物都有这一特征呀!所以,我们才说它是一种“肖象”。
不过,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肖像”的头部那个“角”其实不是真正的角,而是一种变态发育形成的特化结构,学名叫“触角鬃毛”(antenna hair),由许多丝状突起构成,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的光线和声音振动。 而这“肖象”所代表的生肖,正是鼠。 为什么是鼠呢? 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据《汉书·律历志上》记载,西汉时期的科学家刘歆在总结过去天文历法的基础上,把天球分为365.25度,每一度划分成40分,每一分划分为100刻度,每一时刻为一个时辰,从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体系。并且,他还通过观测发现,每年春分(3月20日或21日),太阳直射点是北回归线,而秋分(9月22日或23日),太阳直射点是南回归线。他把春分到秋分这段时间平分为4份,每份7.5℃,作为“四立”的标准,并把“立春”定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农历,是一种阳历,与现在的阳历大致相同。只不过现在的阳历是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365日6时9分10秒)视为一年,而古代的阳历则是把冬至当作一年的开始,春分作一年的结束。也就是说,古代的阳历是没有“闰年”设置的。 当然,如果只考虑季节变化,不考虑“昼夜长短”和“日出方向”的话,动物界绝大多数的节律都是“公历”,即按春分、夏至、大暑、立秋、白露、寒露、霜降、立冬、大雪、小寒、立春等节气来推算动物的活动规律。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能这么“粗暴地”处理。为什么呢? 因为多数植物的种子是在秋天成熟的,它们需要准备一个较冬季漫长的休眠期;而多数动物的生育则是在春季进行的,它们的幼仔也必须在春天出生才能存活下来。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一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周期变化。 所以,古人很智慧地发现,如果在仲春之月让万物生长,在孟秋之时让果实成熟,在季冬之月万物收藏,那么,他们就必能在春天播种、夏天耕种、秋季收获、冬天储藏,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于是,他们把冬至作为一年的开始,用一套“冬至阳生,春雨惊蛰,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的阴阳转换、五行生克的规律,去描述和控制自然和社会现象。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这“肖象”的代言人为鼠了——因这儿的“春分”刚好在农历正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