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代表神?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代表神灵的四个属相,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论,将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对应后得出。 在古代,人们用“子”表示天上的恒星北斗勺柄上的第一颗星。《尚书·尧典》曰:“日短星昴,以正仲冬。”这里的“子”就是指代“子鼠”的星辰。 同时,古人还将“子鼠”对应到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和大寒,分别是公历1月5-7日交节。
而在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已经有了完整的星宿划分: “斗维之北有七星,日北极星,日幽精,日司命,日司禄,日启明,日终北。……斗魁戴九星,……第二星曰魁星。……第三星曰廉贞。……第四星曰武曲。……” 其中,“司命”“司禄”和“魁星”正是后来民间信仰中的“文昌帝君”——主管科举功名之神。而“司禄”也就是掌管人间功名的“禄神”。
至于“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分别对应着北斗的第四颗(破军)、第五颗(武曲)、第六颗(文曲)、第七颗(贪狼)星。 到了唐代,文人雅士们已经习惯用“文曲星”来指代“文曲”星,用“武曲星”来指代“武曲”星。
宋代以后,“文曲星”“武曲星”逐渐演变成“文昌帝君”的别称。元代《元史》中有“文昌帝君”的记载。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文昌帝君”原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因辅佐轩辕黄帝有功而被封为“文昌宫”。
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记载了“文昌帝君”的来历: “《封神传》谓帝是炎帝神农氏之后,姓轩辕,名重宝;又说是黄帝之子,姓公孙,名羽。总之,此五帝之一也。” “文昌帝君”最初来源于上古时代的星辰崇拜,后来又附会上了人文神话色彩。
鼠在中国生肖中为什么排名第一?十二生肖的产生,是和我们古代的天文学有关,我们的祖先用十二种动物来表示时间,十二年为一轮回,“十二生肖纪年法”是和农历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用这十二种动物作生肖,而不用其它动物呢这除了与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关,还受古代谶纬思想的影响(汉代是其盛行时期。)。
在十二生肖中有龙,龙非实有,乃祥瑞之兽,有超能力,凌驾于万象之上。古人常说“龙行天下,无坚不摧,无险不入,惟鼠有胆,啮而穷之”,可见老鼠不仅胆大,而且睿智、狡猾。在龙宫这个庞然大物面前,老鼠竟敢打它的主意,“啮而穷之”,老鼠能将龙珠盗走,其机变之能力可想而知了。可见老鼠是十二生肖之冠绝,首冠十二生肖,自然有充任首领之风度,而龙不得不屈其下,居第二位。
另一种传说是元朝初年,统治者为了镇压反抗分子,强令规定汉族人不得蓄发。汉人当然不肯接受这个屈辱的规定,于是便偷偷摸摸地干。这样一来,就惹怒了元太祖,他决定查办。消息传开,汉人十分惊恐,便开会商议对策,大家决定用生肖来救急以欺骗蛮人。凡是明年过春节的时候,家里只许留十二个成员,其中一人管鼠,一人管牛,一人管老虎……以此类推。有人问,还有最后一种动物是什么啊,大家说是什么叫就叫什么吧,于是大家七嘴八舌议论了半天,说龙最厉害了,那管龙的就别在家中等着而应该出去报信。龙一听这差事太重要,于是化作人形,夜行山路急着去送消息。不料途中碰上一只猫,龙本性骄傲,不屑低就,又急于赶路,顾不上说,猫就扑将上来。龙躲闪不及,尾巴被猫抓伤了一块儿,龙当然恼羞成怒,但为了送信,不敢纠缠,直追到天将亮之时,猫追急了,龙腾空而起,化作原形,猫急了,用爪朝龙扫了过去,又伤了龙的脊梁,猫一伸手,五条印子,龙气坏了,发誓如果再有机会,一定要吃了猫。所以后来的龙和猫结了仇,见着就要吃。
龙走后,大家决定推鼠来领头,鼠又将任务分派给大家,牛脾气不好,猪太懒,狗嘴巴漏风,全没被用上,于是大家就轮值轮流把守大门。这一年大家顺利地过关了,龙知道大家是为了保全性命才出此下策,它不但没有责备大家,而且很得意汉人的机变,所以后来龙被推为首领,鼠为第二。可龙忘不了自己当年受伤的恨事,便对猫说,在生肖中不能有猫,在这十二个属相中缺不了鸡,于是便把老鼠和鸡排在了一起,所以后来就有了“鸡鼠之辈”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