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形容什么生肖?
“龙”字在古文中常常作“神龙”“灵龙”解,指的当然是虚构的神物(这也是汉语中“龙”常做尊称的原因);而在成语“叶公好龙”中出现的“龙”就是普通的虫类了。所以这“真龙天子”中的龙也应当是泛指皇帝。但有趣的是在这四个字中“龙”又指帝王了——用今天的话来说即“以国家主权的象征来指代一个国家”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矛盾呢? 这是因为“龙”在古代还同时具有第三个义项——“君王”或“统治者”的意思。 这种现象在汉字中叫“多重意思”或者“多义词”。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则是用不同的字形表示词义的区分。比如“龙”同时具有“神龙”“灵龙”“真龙”和“龙”等形,“王”则与“玉”“主”“士”“主”“中”等形区别。
事实上现代汉语也有这种情况,不过通常是用读音的区别而不是字形了。如“领导”“领袖”“领带”,还有“处所词+头”的形式,如“首都”“省会”“洞头”等等。 那么回到题目来看看古人造字的精巧吧! 上面说了“龙”指帝王时用的是“真龙天子”的说法,但这仅仅使用了“龙”的一个含义。而“龙袍”“龙廷”“龙种”用的却是另一个表达“君王”的意思——从“龙”的字形看,这里显然借用的是“龙”的第二个意思——“神物”或者“吉祥的象征”。因此“龙袍”“龙廷”中的“龙”就是指这些吉祥物了。
再来看“龙”的第三个意思——统治者。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形符——“示”——也就是“祭祀”的“祭”加在上面表示它的意义是与“敬神”有关的。因此“龙”的这个意思的常用词有“神龙”(与“人龙”“野龙”相对,表示能飞云驾雾的神仙龙)、“龙颜”(指皇帝的脸色,因为古代君主被看作天神的后裔,所以他们的脸被认为有龙的特征,如额头饱满隆起像龙颅,下巴肥厚像龙颔)、“龙庭”(封建时代称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为“龙庭”)…… 而表示“君王”意义的“龙”的字形一般是比较晚出的,并且多与“示”有关,如“龙袍”“龙椅”“龙山”等等,这与古代君主被视为上天赐予的权力象征的解释也可以相对应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