堠字什么生肖?

邓淑婉邓淑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堠”,读hòu,形声。从土,候声。本义:古代用来观测日影的标杆。 引申为观测记录每日时刻的标石(与刻漏、圭表、日晷等仪器配合使用) “堠”,又作“候”,是古代的计时器——日晷底座上的土堆,形状如锥,以土筑成,上面插木标示,叫“表”;底部的平台叫“座”。通过观察日影的变化来计时。

东汉王充《论衡》中有记载:“候台之设,高不过五尺,大不过一丈。” 唐代段公路《北户录·纪异》中也有关于“堠”的描述:“京师崇化门内仪天殿后,有露盘二只,其大径尺,每至正午,日影射下,其盘承托,无少差忒。盖铸铁为之,极精妙也。” “堠”这种古老的计时器具,在宋朝时还继续被使用着呢!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相国寺》中记载:“寺大门外西去,有两塔相对,其上皆有金盘,此建隆年间所造也。……两塔相对,皆顶对悬钟。每月放水一盏,谓之‘浴佛’。自初八日至十五日止。每夜点灯一到,谓之‘放光明’。自初十至十八日止。”

可见这些塔上都有“堠”,用来测量时间。 到了明清时期,更将“堠”用在控制水运航行的导航装置——“浮标”上。清顾禄《清嘉录·七月》中曰:“小满後五日,夏谚云: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谓小满日,麦有芒刺,舟行莫入其水。俗用铜铁制造人形,连缀小旗为幢,船过须鸣锣警告。俗呼为‘水旗’。又有雕绘木版印卖者,名曰‘时计’。此物至巧,能于一昼夜之内,注水于内而节刻不滥。”

这里的“时计”就是清代的“候”。 引申为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高峻的土岗子。 《汉书·匈奴传赞》载:汉朝派使者到匈奴去,“匈奴得汉使,留之月馀,乃遣之。”后来匈奴又“留汉使”。汉朝派遣前往匈奴求和亲的使者名叫张骞,又被匈奴扣留。14年后才脱身返回汉朝。途中,他绕过匈奴的控制区,“因归汉,拜为太中大夫。” 这里所说的“绕道而回”的线路,史书里有明确的记载:“出卢朐谷,经焉耆,北渡河,复领匈奴单于妻阿娇。”卢朐谷,又名卢沟桥,在今北京丰台区。阿娇是匈奴的单于妃子。 张骞此次“绕道而回”,比直走匈奴的路径要远了2000余里地。后人用“堠”形容路途遥远。 唐朝柳中庸《晚春寄窦校书》诗曰:“关山迢递征衫重,驿路崎岖信札稀。”

符晨曦符晨曦优质答主

1、从形意拳的“侯”,到象形文字里的“矦”,再到小篆体的“矦”(《集古印》)再到现在简化的“候”,这些字都是同一个字。 2、而甲骨文中也有一个“矦”(《合集》9364),这个字形上与后来的小篆体相似,不过中间是个“人”而不是“大”且上面一横较长。

3、另外在《金文编》中还有两个“矦”,一个是“矦作”(《簠斋》580),另一个是“矦乍”(《簠斋》745)这两个字的下面都有像“工”一样的字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