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失禮生肖?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简要阐述一下我国古代十二生肖的起源和流变过程,以及现代人所讲的“冲犯”、“值日”等概念的来源。 对于我们的先民来说,他们最初并没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的概念,也根本没有“十二生肖”一说。 也就是说,在没有发明十二生肖之前,人们是怎么定义“子卯辰……亥”这些字眼呢? 事实上,在古代汉语中,这几个字的意义和现代汉语大相径庭。 它们都是指天明的时辰——从黎明时分天开始发亮(卯时)到中午(午时)这段时间。 《周礼·保章氏》有云:“正岁冬至后五旦,雉震动;又五日,鸡于木鸣;又七日,豕始啮;又七日,鱼上负冰;又七日,鸿雁北。”注曰“此六阳动之时也。” 又云“季冬三月,昏黑雨,晦。”“晦,二月惊蛰节后,天明未明,日月在卯,谓之二月。” 所以古人说“子时初,夜尽子初,鸡鸣,正月建寅。”意思是说:夜已经深了,可以听到公鸡报晓的声音,月亮和太阳都位于在东方地平线附近。 “丑初,鸡鸣彻,月在中天,日出前后。”“寅初,黎明,日出高,春分月中。”…… 这和现代汉语中的“子丑寅卯……”意义完全相反,反而和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方法大致相当。 那么,人们怎么判断什么时候进入哪一个节气呢?靠的就是看动物的表现。
比如,当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时候,太阳刚刚升起,月亮还挂在南方天空,所以是“子丑寅卯”的“子”,也就是“子午流注”中的“癸丁”。 当太阳高高升起,月亮渐渐西斜,而夜晚的动物都开始出来活动的时候,就到了“寅卯辰”的“寅”或者“甲子”。 而这恰好也是“黄道十二宫”里的第一个星座——白羊座开始的时间。 从古至今,无论我们使用的农历还是公历,都属于“阴阳合历”——也就是说,既考虑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又考虑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规律。 每个公历月份都有“上下旬”,每半个公历月也有“中前后”。以每月28天的闰月计算,每年大约365.2422天。
而在农历当中,每个月的分界线是由“望”确定的。所谓“望”就是满月。每当农历月末最后一天的晚上,月亮最圆,次日就是新月初一。 而“朔”则是在农历月末第一天,正是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上弦”或“下弦”位置,月亮与太阳同时从东方升起。 这样,在农历一个月的时间里,当月亮由“弦”变为“望”,再由“望”变成“弦”,在时间上就正好对应着公历的“月中旬”和“月底”。 于是,当月亮由“弦”向“望”变动时,白天越来越长,夜间越来越短,气温一天天升高;而当月亮由“望”向“弦”变动时,白天越来越短,夜间越来越长,气温一天天下降。这就是古人根据天象制定历法的原因所在。
现在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子卯辰…亥”十二个字代表了十二个不同的时辰?因为在这十二个字中,“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正好对应着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而每一个节气都有“三候”——每一候都有特殊的现象。
比如“立春惊蛰”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就是说,在立春之后,东风轻拂,冰冻开始融化,鱼游到了水面上;在惊蛰过后,地下冬眠的昆虫逐渐苏醒,最先见到的是蚯蚓;直到清明节气,雨水滋润,草木萌生,燕子飞来。 以此类推。 所以,古人是根据自然界的变化确定时间,再结合社会生活(如农事、日常起居等等)来划分一天的时间,并用“十二地支”来记录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子卯辰…亥”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是“冲犯”而不是“值日”,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现代天文和科学界认为,人类历史记载的错误在于将“黄赤交角”的大小错误地认为是“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其次,“土星环”和“木星环”的存在证明了“太阳系”并非静止不变。 最后,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任何有相对速度的距离都在缩小,时间流逝的速度也在减慢。 也就是说,无论是地球自转还是公转,亦或是其他未知星球的运转,对于“时间流逝”这一客观存在来说,永远是一个“运动着”的过程,没有所谓的“值日”。 如果一定要说“值日”的话,那就只有“黄道十二宫”的“黄道”在说这句话了。
我是玄学大师,欢迎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