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最重要的是几年级?
这真是让人深思的问题。
有人说,小学最重要的是三年级,这句话出自于一本小学三年级学生写的书,书中有一句话:“小学三年级是一个分水岭”,所以被称为“小学三年级现象”。确实,三年级是小学的分水岭,因为许多差生一般都是从三年级开始令人看起来明显的差,也有许多差生是从三年级开始开始认真学习的。但也有可能从三年级开始有学习动力,但并不是认真的学习。
在我看来,小学最高年级是六年级。不是有句话说:“小学六年级是黄金时代”吗?而且,马上就要上中学了,这是一个飞跃的关口,虽然,有的学生可能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一进入中学,大家差不多都是重新分班的,而且,中学的科目比小学多了一倍,而且还要分科。所以,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大关口。而中学的挑战性比小学大得多了,所以,更是一个关口。
就考试而言,也是。小学的最高水平的考试,就是“高考”,但是,这个“高考”的考试范围只是十年级的课程,而中学的中考则是整个小学(应该是)的课程。所以,就考察的知识能力而言,小学的“高考”是最关键的,它是整个小学阶段最好的概括和总结。
而中学的高考就不一样了,它考查的知识面和小学的考试相比,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实质性的提高。考查的能力更复杂、更全面、更理性。而且,中学的高考更强调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调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等等。
其实,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在考试中,重要的还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这些知识和技能体现出的水平高低则是另外一个问题。所以在考试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问题,可能基础知识技能都会,但是不能全面、正确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而这些问题和缺陷,又正好是中学所特别关注的。这些问题和缺陷,在小学初中阶段不太关注,是因为小学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完全适合,对它们的考察也相对简单。所以,小学初中学生容易受到迷惑,造成这种现象:小学三年级现象。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不断的解决一些思维技巧、思维方式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往往缺乏一个鲜明的针对性和敏感性。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还有一个学习习惯和教学目标的制定问题。
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的制订,不是随意的,而是在分析比较学生的前几学期学习和成绩的基础上确定的。要从整体水平和对比中找出学生的弱点,制定针对性的目标和措施。这种目标和措施,不仅要有学习的,还有生活的、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的——我们称为个超(个性超常发展)目标。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超越自己,超越书本,超越前人,超越时间和空间。这种个超目标,不能脱离实际,又不能太低估学生的能力。评价学生超常与否,要看学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个超目标,要看学生是否能在挑战中求得发展,在曲折中得到成功,坚持不懈后获得惊人成就。
制定好个超目标,还要有实现目标的保障。要给学生实现个超目标的权力,要设计好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方法,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信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前进,要设计好监督和评价的措施,还要有实现目标的赏罚办法和实现步骤。
做到这些,我想,三年级现象也就不成其为现象了,学生的成功,自信也会伴随他们终生。因为,我们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为他们之后的学习生活开启了成功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