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校公租房?
高校分配给学生居住的房屋,称为学生公寓(student accommodation ),也叫学生宿舍(dormitory)。 按照建设主体划分,可分为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企业投资建设的员工宿舍及青年公寓等;按照供应对象划分,可分为保障性住房中的学生集体住宅、学校自建的教师周转房和学生公寓以及社会投资的青年公寓等。 今天来说学校公租房。
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对确需新建的宿舍项目要加强论证” 。 2017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尽快完善住房市场体系的建议》称一些城市房地产库存量大,需要加快消化,其中就包括“部分高校建的职工住宅和宿舍”。 这意味着直到2017年,政府才明确承认“高校自建职工住宅和宿舍”的属性——即商品房。但到了2022年,此类房源依然难以售出。
我们搜索了全国多个省市的高校自建住房销售信息,发现它们大多分布在三四线城市,一线城市极少。价格方面,整体比同地段普通商品住宅便宜三成左右。 以北京为例,2022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出售一套房龄36年的教工宿舍楼,均价仅2.9万元/平方米,但位置距离学校本部较远。
这些房子之所以难卖,一个原因是户型设计落后,大部分在105平方米以下,且没有阳台;另一个原因则是产权模糊——虽然土地来源合法,但无法办理分户产权证。 “小面积+低总价”是大多数高校公租房的共同特点,这类房源是否适用于广大刚毕业的大学生群体呢? 我们注意到,尽管售卖的信息满天飞,但目前高校提供的公租房大多还是以租赁为主。以北京为例,全市已有超过70所高校公布了年度经费预算,绝大多数高校每年用于租赁房的经费都在千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