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属什么生肖6?
寅时,是凌晨 3 时至 5 时。在时间划分上,一昼夜被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相当于两个小时,分别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每个时辰都可以分成初、正两个阶段,各占十五分钟。这样,一天的时间就被分割成24段,每段1小时,分别标为0时到1时,1时到3时,3时到5时……直到12时到14时。
“子时”“丑时”等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 “子”是指所有属于“子时”的一段时光,也就是今天晚上11时正至凌晨1时正。同样,“卯”就是早上5时至7时,“午”则是中午11时至13时等等。 在十二时辰中,每一个时辰都有它的“掌管者”——太岁,也称“值年太岁”,负责该时辰的吉凶休咎。如子时,属水,太岁名为“郭志仁”;丑时属金,太岁名为“耿文”;寅时属木,太岁名为“张朝”;卯时属木,太岁名为“万孟辉”;辰时属土,太岁名为“王惠”;巳时属火,太岁名为“萧延平”;午时属火,太岁名为“周纪”;未时属土,太岁名为“邓润泽”;申时属金,太岁名为“李洪”;酉时属金,太岁名为“石珍”;戌时属土,太岁名为“高飞”;亥时属水,太岁名为“唐俊富”。
古人认为,每一时辰都有一位神仙轮值,主宰着这一时间的万物兴衰。而每年的开始和四季的变化,都与值年太岁有关。人们在每年岁首都要祭祀太岁,以祈求新一年平安吉祥。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十二地支为十二种动物是否有关系,说法不一。在世界多个国家,在十二生肖中都能找到各自的原型。据考证,十二生肖的中国古文明,最早起源于中国,在不断繁衍进化中衍生至日本,朝鲜,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周边国家,并随着华人移民的足迹传到世界各地。
子(鼠)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牛)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虎)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兔)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龙)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蛇)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马)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羊)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猴)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鸡)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夕阳、黄昏,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狗)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猪)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万物运行、人与动物皆已安歇,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