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来自南方?
鼠,牛,虎都来自于我国北方。 兔来自于我国中部地区。 龙来自于华夏文明之中,所以也应该是来源于中国。 蛇、马都起源于我国的西部。 (注:这里的起源地区并非指某个具体的点或线,而是说某一个区域在几万年前属于同一地理环境,这个区或区的范围我们可以称为“源地区”) 羊应该属于西欧和非洲的杂交,祖先大概生活在欧洲或非洲。 猴为亚非灵长类古猿进化而来,祖先生活在亚洲西南部。 鸡、狗都属于环状迁移类型的物种,即它们祖先的生活区域环绕着地球,最终又汇集于现在的主要分布地区。 猪则是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而又没有进入其他新大陆的哺乳动物,它起源于东亚。
能够确定是来自于本土的只有鼠、兔、龙、羊、鸡这5个生肖,它们都或者祖先的一支曾在我国繁盛过。 而马、蛇则是从亚洲西部进入我国后兴盛起来的;
虎、猴则是在中国—东南亚地区同时发展起来而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而龙、兔则是在中国—日本地区同时出现而后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的(其中有些物种可能是由海路传入欧洲后再由西方人引入北美洲的)。
至于生肖猪则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
通常我们说的十二生肖,并非全是中国本土的动物,比如生肖猪是来自中东的“猪形物种”。而十二生肖动物所生活区域也是不一样的,从地图上看,有的来自北方,有的来自南方,有的来自草原地区,有的来自中原地区。其中,有三种动物生肖是来自南方的。
第 1位:生肖猴
提起十二生肖的属相,我们马上就能一一说出来,而在这些属相中,我们能想到该属相对应的成语也很多,比如牛,我们就能想到“初生牛犊不怕虎”, “九牛二虎”,“九牛一毛”等。如果提到猴,我们同样也能想到有“沐猴而冠” 和“心猿意马”这么两个成语,那为什么没有像“牛”这样与“牛”相关的成语多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猴”这种动物在我国古代北方比较少见,所以成语里关于“猴”字的成语就少了。
在十二生肖中,只有“猴”字的甲骨文和现在的文字结构一样。关于生肖“猴”,历代学者在《说文解字》中注释说,“猴”字的本意就是“猿猴”。
在《诗经·小雅·頍弁》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如彼猴猿,君子断肠 ”,意思是说就像那个小猕猴一样啊,令君子都痛断了肠子 。这句诗中的“犭畾”其实是“猴”的异体字。这正说明,北方人对“猕猴”这种动物是觉得比较新奇,所以才会在诗中以“猕猴 ”为喻来表达一种忧愁之情。而从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推断,至少在西周甚至到更早的商朝,“ 猴”还是生活在比较远的南方地区的。
第2位:生肖蛇
十二生肖中,有四种动物是需要特别提防的,其中一种就是“蛇” ,这种动物在十二生肖中是最难碰到的。蛇原本不是我国的十二生肖,后来经过历史演变才有了蛇。因为蛇这种动物在古代北方比较少见,所以在甲骨文和金文里是没有记载的,我们常见的 “蛇”字是小篆之后才有记载的。在古代,除了篆文的“蛇”字外,还有“虫”字和“虺”字,它们与“蛇”字意思是一样的。
在《诗经·小雅·斯干》中有这样的诗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意思是说看见了那小蛇大蛇,就知道这是女子诞生的征兆。由此可见,这种从地下爬出来的“蛇”,在周代还是很少见的。
在上古时代,蛇这种生物还被认为是图腾,所以蛇图腾在中原地区是相当普遍,只是人们见到这种动物的机会确实少了。所以,在古代 “蛇”在某些地区还是不常见的。因此,“蛇”也是自南方地区一路北上,成为了十二生肖的一员!
第3位:生肖鼠
十二生肖中除了属兔子是不常见的外,属鼠的人是最多的,所以,十二生肖中“鼠”字出现的频率也是最高的。但是古人对“鼠”却有一种既爱又恨的感情,一方面“鼠”是人们生活中的小动物,一方面“鼠 ”又是破坏庄稼的罪魁祸首。因此,很多古代文人把“鼠”字写入了诗歌中。如曹植的《七启》中有这样的诗句:“鼠壤而燕巢其上”。意思是说在老鼠洞里的泥土上,燕子就在那里筑了巢。这句诗充分表现了曹植对老鼠这种小动物的厌恶之情!
此外,很多古代典籍中对“鼠 ”字都有过记载。我们熟知的“鼠 ”字,在甲骨文中是“鼠”和“ ”,这两种文字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只是,一种是象形字,一种是会意字,并且“鼠 ”字最先是作为地名来使用的。因为,鼠这种小动物经常在地里打洞,所以“鼠”字后来也成了土地上生物的代表。由此可见,十二生肖中的“鼠”也是一种来自南方的动物,后来经过不断的北上,最后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