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是什么生肖?
“瑗”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玉器,中间有孔,用来穿线或系佩玉用;而“瑷”则是“瑗”的异体字,本意就是像瑗的玉。所以,它代表的应当是玉器中的“瑗”这种器物。 《礼记·乐记》中有云:“天子当阳,群后四岳,咸朝明堂,陈玉帛、载琮璧、践天了(天子)。”郑玄注:“璋,山珪也。大夫以白璋为贽。”“璜,阴阳之象。天子以璧祀天地。”
在上古时代,玉石作为一种礼仪用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众多玉器中,“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器皿。因为古人用玉作礼器,大多是作为祭祀或其他宗教仪式的使用,如用作祭祀大地的璧、祭神的圭、用于盟誓的玦等,这些器件在形制上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便使用。而“瑗”则是个例外,它是一种可以带着在身上,并且在一定场合下使用的玉器。
关于“瑗”的使用,《礼记·郊特牲》中有明确记载:“宗庙之礼,尊卑以陈,昭穆次第,不悖祖考。冠笄之道,六礼备,谓之成人。成丁祭先祖,有爵者敬,无爵者淫。故曰:礼义之大,惟贤者有焉。”这里所说的“成丁”,指的就是行冠笄之礼,既已经成年且可以嫁娶的人。这类人通常要带一种称为“成人笄”的东西,以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
据《礼记·郊特牲》所载:“女子许嫁,缨,礼也。”就是说女子到了许嫁的年龄,就要在头上插戴“婴”(也就是“成丁笄”)以示已婚。同时,还有一条与之配套的服饰规定:“男戴笄,女裹头。”——男子也要在头上缠发髻,并用笄固定发饰。
除了“成丁”之外,还有一种人也要遵循“礼制”,他们就是在宗庙祭祀时,负责捧玉的“司璧”(掌管献玉的人),以及“司瓒”(掌握烧柴点火的人),这两人都要戴上与祭祀者身份相对应的玉璧和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