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鼎食指什么生肖?
“大钟”和“鼎”是祭祀时用的器皿,所以这诗句的本意是指祭祀时摆着盛有黍稷(shǔ jì)等祭品的礼器:钟鸣鼎食。 引申一下:有了这些礼器,祭祀时的仪式才算完整,所以用来象征贵族阶级的生活。 因为周代就有明文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 《礼记·檀弓下》:“天子之庙,四时换火;诸侯之庙,时换火;大夫之庙,二月、八月换火。” 周公制定礼仪,要求很高:就连天子祭祀,一年之中也只有四季可以烧柴火,其他时候都不能生火,以示对天地的敬畏之心。
到了汉代,人们习惯把高官厚禄的人比作贵族,比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谈到越地(今浙江绍兴一带)富饶时说:“天下物所不具,而越具备。” 这就是说,越地虽然地理环境不好,但人口多,物产丰富,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社会了——“小而国邑,大者王国。民可得而劳,财可得而聚也。”
所以这里面的“钟鸣鼎食”也就成了指代贵族生活的成语。 不过这里的“钟”“鼎”并非祭器,而是表示“食”的器具。 《西京杂记》卷二:“太液池中有蓬莱山,山上立五岳形。有金龙蟠屈,饰以金银。下有巨钟,径三丈余,击之以法。” 这儿的“钟”也不是真家伙,而是一种乐器——编钟。 东汉王充著《论衡·定贤篇》:“孔子生于乱世,知有效法之时,非钟鼓竽瑟之乐,不以为喜,非肉茗饭粟之餐,不觉其饥。” 唐朝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兵戈阻绝声问久,乡关犹隔万水重。知道故人相忆否,采菱清颍曲湾环。” 此处的“鼎”也并非真的青铜大鼎,而是做饭的锅——瓦鼎。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望江南·好时光》:“金雀绣帘垂,玉墀披锦带。雪香莲烛动,云意月轮来。珠珰光摇曳,宝帐香烟袅。妆罢只凝颦,玉钗斜插鬓。含娇任君抱,含羞君自亲。花笑拂郎巾,莺啼撼檀贝。惟待黄昏后,灯火欲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