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提档什么意思?
从高考录取程序上来讲,录取过程分为投档、阅档、审核、录取、补发、结束几个关键步骤进行。在投档中,生源省的省教育考试院或招办(或招生学校)依投档规则把考生电子档案投放给招生学校。
在招生学校的录取系统中,每一个考生都会有唯一的一个编号,这个编号就是考生的录取顺序位次。把投档来的学生按成绩排好位次,然后再按照学校的招生计划进行逐批录取。
录取过程中,考生通过高校公布的分数线来分析判断自己能不能被录取。实际上,招生学校只看考生投档的位次,不看投档的成绩,也不看投档前最后几次考试的分数,这一点和高考前的模拟考试不一样。如果考生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了,后面学校的志愿就会被淘汰。如果第一志愿学校没有录取,被退回电子档案,则进入录取排序的下一个位次,参加第二志愿学校的录取,以此类推。
录取中的“提档”,就是省教育考试院或市、县区招办按照招生学校的调档要求以及考生分数,把考生的电子档案放到招生学校的录取系统中。
调档比例一般是指招生学校调阅考生电子档案的数量与招生学校招生计划数的比例。学校把招生计划数按一定比例分成计划数、预备提取数和提档数。
招生院校在各省公布的分专业招生计划数,是按110%的“预备提取数”提档案的。也就是投档比例按110%调档案的。对于“提档数”,不同年份的招生录取中,会根据实际投档后的专业满足情况再作适当调整。
高校在录取中,提档时按调档比例提档案,如提一万个档案,投档比例按110%的比例,最后只录取8000个考生。但高校在录取中,并不一定是1:1地录取,有的学校是1:1.2,有的学校是1:1.1,还有的学校是提档以后全部录取。这样,最后就有2000个高分考生落榜。
所以,考生在填报第一志愿时,一定要冲一冲,千万不要有“上不了就调剂”的侥幸心理。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找准位置,找准冲、稳、保的梯度。在填报第二志愿时,尽量“保一保”,不要过分“冲一冲”。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将以往的“志愿优先”改为“分数优先”,即所有院校之间是平行的问题。录取时,将所有院校由学校分到专业,再将专业分到每个考生,由计算机依据大学各科类各批次招生计划、考生投档平行志愿顺序、考生的高考成绩、本或地区的投档计分科类调剂意见等,限制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对考生的平行志愿从A院校调整到本批次录取结束。
平行志愿只经过一次检索投挡即能完成的投档,就叫一次性投档。如某高校招生计划尾数仅为1人时,优先投出1个考生文件,进入下一平行志愿的投档。
在每一平行志愿投挡中,如考生档案前边已投满,即使后来填报了这一平行志愿高校缺额,也不再投资。也就是说,平行志愿的每个志愿虽然有先后顺序,但只会投资一次用于档案的投挡,以后顺序志愿只有一次投挡机会。也就是说,平行志愿不是原来的“志愿优先”,而是“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这一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依次是:
第一,分数高的考生具有优先选择权 。在一个批次的录取中只会投资一次用于投档,投资一次,除非考生自愿选择院校退档,否则即使高校计划未满,也不能再投资。也就是说,投档原则上服从专业调剂的,不应该退档满志愿的考生。
第二,遵循志愿。投档分为多个院校投档后,投档院校按考生的填报专业顺序确定录取专业。排序即按院校志愿顺序投挡院校。当投档范围内的考生符合专业院校的投档要求时,就投档到安排专业的高校。
在投档顺序相同的情况下,按高考文化成绩的位次排序,依次比较文化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当排列时,排序相同的考生全部投档。当投档范围内考生的排序不相同,不能参加投档的考生。
第三,依次检索。一是按各批次的志愿顺序对考生平行志愿依次检索。“依次”是指,凡是按考生的高低次序检索,只要顺序检索的排序考生的投档要求和计划未满,即向该志愿投档。
四是投档时,每个考生只能投出一个,如果考生的前几个平行志愿投档投档院校已满,在投挡院校缺额时,也不得投档。
第五,对考生排序,不分先后顺序。当考生排序符合投档需求时,排序相同的最多考生最多考生全部投挡。对于排序相同的考生,顺序不限,全部投档。